采莲盘上玉作幢,苏州新谱十三腔。踏着岁末的爆竹声,2015年12月29日,苏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青年志愿者来到苏州市盘溪小学和师生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迎新活动。孩子们用亲手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寄托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在浓浓的年味中,师生们一起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次活动分为“传统棕编”“新年剪纸”“贺岁灯笼”“除夕饺子”四大主题。其中“棕编”和“剪纸”是盘溪小学的艺术特色教育,该校常年开设传统文化兴趣班,邀请苏州当地的知名手工艺人来校教学,传承传统工艺,使孩子们成为心灵手巧,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孩子们的棕编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有的作品还去世乓赛展出过呢!这些工艺品都是同学们就地取材,将校园中过季的棕榈树叶回收整理,挑选能用的材料制成,既环保又充满创意。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各种手法分别编织每一个零部件,最后组合在一起,刷上保护用的水晶漆,就是一套完整的工艺品。
窗花剪纸也是盘溪小学的一大亮点。中国剪纸是联合国确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各色形态各异、生动鲜活的剪纸随处可见,它同春联、鞭炮一样成为春节特有的文化符号。 民间手工艺老师带领孩子们用一把剪刀,几张彩纸,剪出了各色图案,剪出了浓浓的中国情。当你走进兴趣班的教室,你一定会为那满墙形态各异的剪纸作品所吸引,透过玻璃窗,你一定品出了浓浓的中国味道。这里有阳春白雪的故事和人物,也有普通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场景,小小的方寸间能容纳天地万物,寄托喜怒哀乐,盘溪小学把剪纸艺术教给孩子,也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同学们心中。
在科学教室里,一群姑娘们正在聚精会神的用画笔勾勒新年灯笼。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描边、打底、上色、晕染,每一个步骤都清晰细致,体现传统灯笼绘画艺术的精巧美学。在新年伊始,能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带回家,一定会给家人带来好运。
最后压轴的是大家最喜欢的春节项目:包饺子!老师教授了水饺和花型蒸饺。可别小看这包饺子,两种饺子用的材料相同,但是花样却完全不同。用多少馅儿,该在饺子皮的什么部位蘸水,用多大力气,用什么手法,这里学问大着呢!虽然平时对饺子并不陌生,可是包饺子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不熟悉。活动刚开始,热情高涨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包起了饺子。待成品出来之后,让人不得不佩服同学们的想象力,真实一群小天才。饺子千奇百怪真是啥样都有。但是通过包饺子的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深一层次的体验团队的精神,共同协力,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创造出美好的成果,也把勤劳朴实的传统道德文化继承下来。
苏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常年深入学校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堂,对弘扬中华文明和保护苏州民俗历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进而转化为热爱祖国的内在动力,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正确的的道德思想教育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帮助作用。中心热忱欢迎全市的少年儿童加入到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让我们一起弘扬民族文化,快乐生活,健康成长!